格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模板
网站模板下载 网站建设-超值建站 云服务器租用-价低稳定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查看: 111|回复: 0

[软文外链] “没钱,太贵了”!父母“哭穷式”教育,对孩子影响到...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1

回帖

741

积分

1级

积分
741
发表于 2023-7-4 09: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养娃是个巨坑,样样都靠钱填,所以父母难免觉得“对孩子哭穷,希望孩子早点懂事”。不过这个时候,家长也要先明白家长哭穷对孩子的影响http://m.11461.com/zixun/23075.html,在考虑什么样的教育方式真正适合孩子。
1
要不要对孩子哭穷
上周,在妈妈群里看到宝妈们正在讨论“孩子该穷养还是富养,该不该对孩子哭穷”,比如说:
这个太贵了,我们家没钱,买不起!
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的,你要好好读书,以后赚大钱!
你知不知道报这个班有多贵嘛!你还学不好,浪费我的钱啊!
父母希望孩子懂事是没有错,但用“哭穷”方式就要慎重。
知乎上曾看过这样的提问:从小被穷养长大,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有些回答,看得让人心酸不已:
看到高级一点的水果要先等一等,看她们怎么吃的再吃。
被穷养长大的孩子,变得内向、胆小而又敏感,身上已经烙下了很多贫穷的印记。
穷养的孩子每天都可能为了节省这一点资源,把更宝贵的资源时间花在一些不能提升自己价值的东西上,等他们到了目的地,机会已经被其他孩子占尽了。
大概就是,十八岁遇到喜欢的人只敢表白不敢争取,觉得配不上人家。30岁事业家庭稳定以后,开始后悔为什么当年不争取一下。窘迫感,就是我被穷养最大的收获了。
微博也有类似热搜,留言也是触目惊心:
父母对孩子哭穷,孩子会变得内向、敏感,没有自信心,会觉得自己跟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差别太大了。不敢买贵的东西,会热衷于便宜货,会觉得低人一等……
哭穷,其实不会把谁的钱包哭瘪,却会把孩子的心“哭穷”。哭穷会限制孩子的思维、眼界和格局,限制了孩子的生活层次。
2
“哭穷”式教育
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心理学家Joseph Cilona曾说过:
“我们谈论钱的方式,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
它带来的影响,正如一粒种子,在心里全面开花,孩子很容易有自卑感,匮乏感,和对金钱的恐惧。
01
孩子会极度自卑
前不久热播剧《小舍得》中的米桃,父母经常对她说:
“我们家可就指靠你了”
“为了给你报这个培训班,我跟你爸爸已经基本掏空了钱包,几个月没有去逛街了,你还不多考点分数回来,那你对得起我们吗?”
米桃长期被父母灌输“赚钱辛苦,好好读书”,心理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从骨子里觉得:我家太穷了,太缺钱了,和欢欢家差距实在太大了,我真的低人一等。
有一次老师鼓励同学们参加一个比赛,周围的同学都纷纷站起来报名。
作为班上学霸的米桃,比赛本来应该当仁不让,但是她却在此时低下了头,脸上闷闷不乐。直到老师解说这次比赛是免费的,她的眉头才舒缓开来。
这个场景折射出米桃的心理:内心极度自卑、害怕花钱。
02
孩子没有安全感
记得在综艺节目《少年说》中, 一个高中生自述,他从小到大,妈妈都告诉他家里很穷,经济很拮据,都快揭不开锅了。
为此,他一直很为家里的情况担忧,还一度担心明天能不能吃上饭。直到他上了高中,即将长大成人,他才得知自己是富二代的身份。
男孩不解,妈妈为什么要骗自己这么久?他妈妈的解释也很直接,她认为这是在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虽然,妈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孩子的质疑和愤怒说明了一切,家长的“哭穷”对孩子伤害太大了。
03
孩子会有匮乏感
之前,看《脱口秀大会》有一期选手分享了自己成长的经历,小时候父母总是告诉他家里很穷,要节约,导致他工作许多年后,依然不敢给自己买贵一点的衣服。
父母总是给他灌输家里很穷的观念,他长大后即使赚了钱,心里依然会觉得很缺钱。
还记得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落马的大贪官赵德汉吗?他贪污了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万,但是他一分钱都不敢花,平时吃着几块钱的炸酱面,骑着破旧的自行车。
从小“穷”养大,长大即使赚到了很多钱,依然难以弥补内心的空洞,所以会把钱都囤积起来,治愈他内心的匮乏。
聪明的父母,不跟孩子哭穷,更不会让孩子被穷吞噬,而是想方设法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和爱。
3
从3岁开始
就可以和孩子聊聊钱
看过一个街头采访,让00后小学生们回答对钱的态度和看法,答案令人啼笑皆非。
记者问了孩子们:你觉得谁最有钱?
“我们学校的校长,我觉得他有一亿多。”
“特朗普,他大概有十栋别墅。”
“爸爸最有钱,他有三万多,每个月能赚一百多……”
你觉得多少钱算有钱?
“一千多万算有钱。”
“你爸爸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孩子脱口而出:“一个月几千多万……”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孩子对金钱几乎没有概念,对金钱没有清晰的认知,不理解钱的价值。
其实,3岁以后每个阶段就要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理解钱的价值。
正如巴菲特回答记者『“孩子几岁时,父母可以跟他们讲金钱和投资?”』所说:
“越早越好。比如让他们知道玩具的价格,理解存钱的意义。”
01
教孩子认识、了解钱币
★ 3岁:知道钱能用来交换
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让孩子体验,把钱交给收银员,再拿回玩具的感觉。孩子渐渐地明白,钱可以用来交换想要的东西。
★ 4岁:认识基础货币
教孩子认识基础的货币单位“元角分”,学用钱买物品。不妨在家进行超市模拟类的小游戏,如果没有玩具,可打印一些常见的产品和价格标签,制作许多不同面额的模拟硬币和纸币。
★ 5岁:钱是劳动的结果
5岁以后,告诉孩子钱不会平白无故的出现,是通过家长的工作赚来的。带孩子到自己的单位,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样的事情赚钱。
02
让孩子了解家庭经济状况
6岁以后,孩子有必要了解家庭财务状况等。
平时,可以和孩子玩一个统计家庭开销的游戏,带着孩子把每个月的电费、燃气、水电费等基本开销加起来,然后再把费用平均到30天里,让孩子明白家里每天大致需要花多少钱。
有时遇到不如意的事,比如家人生病,失业甚至遇到灾害,导致家庭财政困难,都不用对孩子三缄其口。
父母如果能耐心地和孩子讲解,反而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金钱的意义,对自家经济情况有个概念。
前段时间,安徽的一个小学生接到骗子的电话,声称爸爸欠了五千万,小学生不相信,觉得自己的父亲没有这么多的钱,但是自己又联系不上父亲,果断选择了报警。
孩子告诉警察:『“我寻思我爸也没有这么多钱”』。
说明这孩子已经对自己的家庭实力非常了解!
如果父母避讳谈钱,孩子不了解家庭的财务状况,就会出现“乱花钱”的现象,那才可怕。
深圳一个11岁的小女孩,受到主播们的洗脑和诱惑,就在直播平台上给主播陆陆续续刷礼物和转账接近200万元。她并不知道父母赚钱的不容易,转账都是用的父母的手机,一直以为家里有用不完的钱。
03
让孩子知道“想要”和“需要”
每个人都会有消费的欲望和冲动,更不用说自制力不强的孩子。
但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在消费之前,想一想:我们的消费是出于“想要”还是出于“需要”。
那些用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必需品,是出于我们的需要。
如果是看到电视电影上,或是周围同学朋友的影响而想买的,那就是出于想要,这就需要理性消费。

格展论坛免责声明

1、本站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资源和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参考 。

2、不得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一切责任由该用户承担 !

3、本站内容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敬请谅解,内容素材由网友自发上传并非本站意愿,您可参照文章侵权处理流程联系我方解决!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6364544@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格展论坛 ( 豫ICP备2000198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6 04:44 , Processed in 0.2008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