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好,还不听家长的话,甚至厌学逃学。 初高中阶段的孩子,确实是处于心理的叛逆期,他们有属于这个阶段特定的心理特征。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厌学?从发展心理学上来说,青春期孩子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自主意识的增强。 更加形象地说来,孩子一般在初高中便进入了心理断乳期。
这个阶段,孩子对于事情开始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和判断,不喜欢被人控制和管教,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所以父母就会感觉,好像之前乖乖听话的孩子一改前非,什么都跟自己对着干,就是不愿意听你的,总把自己气个半死。 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有另一个重要特征便是自尊心很强。 父母常常这个时候会发现,孩子说不得了。 一说孩子,孩子就容易情绪激动,冲动得很,容易哭容易发脾气等等。甚至有时还要做出离家出走,伤害自己等过激行为。 这些都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随之而来的心理特征。可以说,每个正常的孩子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所以说,这个时候,跟孩子成长生理、心理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就尤其重要了。 如果父母依旧按照之前的喜欢命令、控制、训斥孩子的方式,孩子很容易就出现严重的叛逆。 这不仅会损害亲子关系,还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我想,这是父母尤其不想看到的。
这2个做法,比训斥更管用1、给予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 孩子这个时候需要一种“话事权”,如果不能满足,便会跟父母闹。 其实,孩子此时萌发的独立自主意识,以及独立思考意识,是很难能可贵的。 如果家长引导到位,孩子能够很好地学会独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能够独立思考,自行抉择。 这些难道不是进入成年阶段,最重要的事情么?而这个时期,正是最好的培养阶段。 就拿学习为例,孩子厌学懒惰,这个时候,你强迫,你逼他,你担忧,真的没用的。你越逼迫,训斥他,他越反抗。 那你还不如给一个空间孩子,让他自主制定计划,按照他自己的节奏去走。 把属于学习的自主权交回给他,毕竟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儿。如果他在学习这件事上心理上不抵触了,他自然会好起来。 其实学习问题最能反映亲子关系。很多孩子学习不好,正是亲子关系的体现。 孩子把对父母的情绪发泄在学习身上,因为学习是父母最重视的,那么我便把它搞砸,好发泄掉从父母那里而来的负面能量。
2、改变以往的沟通方式 我们前文提到了,孩子这个阶段最不喜欢居高临下的管教、指责和沟通。 也就是说,他们讨厌父母高位,孩子低位的模式。所以,尽量去避免强势的命令式沟通。 比如说孩子不学习,你觉得简直不可理喻。按照一贯做法,很可能你就指着孩子骂了,然后孩子一如既往,和你对着干。 那你不妨试着好好问一下: 然后尽量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他去解决问题。 比如说功课太难,跟不上进度,甚至说因为你们老说他,所以他就不学。只有知道问题所在,才能逐个击破。 那么你可以表示对孩子的理解: 那么你就可以和孩子共同着手处理这个事了。 不过要遵循上面提到的两个原则,一个是给孩子“自主权”,一个是“平等”。 你只是起到协助作用,让孩子去想面对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尊重孩子提出的解决方案,也给耐心孩子可能会一段时间做得不太好。 甚至你可以跟孩子道歉。也许你觉得道歉很丢脸,大人道什么歉。 而且对孩子来说,父母的一句道歉,真的顶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