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模板
网站模板下载 网站建设-超值建站 云服务器租用-价低稳定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查看: 107|回复: 0

[软文外链] 孩子内向、不爱说话,多半与父母这种行为有关,再不改就晚了!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1

回帖

741

积分

1级

积分
741
发表于 2023-7-25 09: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知道贴标签的危害吗?

前几天带着菲菲出门买衣服,偶遇了好久不见的老同学正带着儿子买玩具。
老同学让儿子跟我打招呼,可小男生立马就躲到墙边,一声不吭。
老同学说:“我这个儿子天生就内向,不爱说话,怎么教他都不听,不好意思哈。”
大人随口一句化解尴尬的话,直接为孩子贴上了“内向、不爱说话”的标签,更是给了孩子下一次不打招呼的理由。
你这样的行为不仅解决不了孩子和家长说话态度不好家长应该怎么办http://m.11461.com/zixun/15133.html的问题,还会导致他们更加叛逆的效果
生活中,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的父母不在少数:
你怎么天天和你爸一样懒,不知道做做家务么!
你怎么就是比别人笨,考试每次都考不好!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邋遢,房间跟狗窝一样!
心理学上有一种叫“标签效应”,当你给孩子贴什么样的标签,孩子就容易朝着标签的方向发展。
希望你认真看完今天的文章,学会新的育娃技能。
毁掉孩子上进心最快的方法
就是给他贴标签
《家有儿女》作为我们的童年神剧,没事就会在饭后拿出来二刷。
刘梅在剧中,无疑是后妈界的天花板,却也是亲妈圈的标签王。
她总是随口给儿子刘星贴满了各种“不好好学习”、“爱闯祸”、“没出息”的标签。
其中有一集,夏雨夏雪把家里的茶几弄的很乱,零食垃圾到处都是,没有收拾就走了。
刘星看见后,好心的帮他们收拾残局,却被刘梅正好碰见,二话不说就指责刘星把家里弄的脏乱。
当刘星历史考了第一名的时候,刘梅的第一反应不是为儿子的进步而高兴,而是直接拿着卷子跑去学校,告诉老师刘星是作弊的。
无论自己有没有犯错,在妈妈的心里,自己都是一个犯错的小孩,原本想积极向上的想法,顷刻间化为乌有。
刘梅贴标签的行为,直接成为了刘星不上进的理由。试问:连你的亲妈都不相信你,你还有必要向大家证明自己吗?
父母的标签,具有强烈的暗示和导向,孩子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很容易成为标签所指定的人。
这些负面的标签发散出的负能量作用,会扼杀一个孩子的上进心,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即使是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也会成为孩子惰性的理由。
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
“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千万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贴标签,别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伤害,伴随孩子的成长。
当外人给孩子贴标签时
你的反应同样重要
咱们来做个有趣的选择题。

当你的孩子在和别人小朋友抢玩具时,旁边的家长说:“你这孩子也太霸道了,也不知道谦让。”你的反应是什么?
A. 赞同对方。“我也这么觉得,这孩子太霸道了。”
B. 敷衍对方。“可能是吧,都是孩子。”
C. 否定对方。“你别随便给我孩子贴标签,小孩哪有那么多心思。”
D.没有反应。“阿巴阿巴阿巴…”
咱们大人在沟通的时候,很在乎面子两字,即使觉得对方说的不正确,也极少会当场反驳对方。
之前就有家长给114学习网www.11461.com留言。
孩子在学校里很优秀,会跳舞会弹琴,亲戚朋友一到家里来,就鼓动孩子表演几个才艺。
孩子表现的退缩不愿,就立马被说:“这么大个孩子了,还这么胆小害羞,以后上大学了怎么办?”
看到孩子很委屈,自己也很为难,又不能直接和亲戚争辩。
请注意,家长这个时候最不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忽略孩子的情绪,转移话题!
你要知道,当你转移话题时,孩子就会默认你赞同了他人的说法,你也间接变成了给他贴标签的人,这和直接伤害孩子有什么区别呢?
懂得保护孩子,不仅仅是在他遇见危险时站出身来,更是要在他人给孩子贴标签的时候,及时制止。
大方的告诉对方:“我的孩子并不胆小,她很勇敢,我相信她下一次会表现的很好。”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在纸上最先留下印记的,是父母的投影。我们的态度,足以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轨迹。
如何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贴上标签容易,撕下标签却很难。
想要避免给孩子贴标签,核心思想就是:接受孩子的动机,改正孩子的行为。
在《棘手孩子》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父母首先要完全熟悉你的孩子的行为、气质,以及在不同的环境中二者的关联。”
我们在评判孩子行为的时候,常常以我们自身的视角和感受去界定,忽略了事情的真实经过,以及孩子此刻的情绪。
例如得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会生气,被别的小朋友推了一下会委屈,妈妈迟迟没有带自己出门玩会焦虑,这都是作为人的天性,并无对错之分。
小编一直认为,共情是为人父母最基础的一点。只有先理解了孩子的情绪,才能去接受孩子的动机。
在明确了动机后,如果孩子的行为不合适,再引导他们用正确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当孩子没买到蛋糕大喊大叫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
“妈妈知道你没买到蛋糕很生气,但是你坐在地上哭闹,蛋糕也不会飞来对不对,可不可以换个方法告诉妈妈你生气了呢?”
想避免给孩子贴标签,总结起来其实很容易,家长们可以试试我总结的四步法:
贴标签其实说白了,是对自己的孩子不够了解。
我们不能像对待商品一样,用标签去断定一个孩子的行为和好坏。
蒙台梭利说:
“尊重孩子正在进行的所有合理的活动,并试着了解,是我们教育方法中最首要的原则。”
我们需要学会读懂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并给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才会让孩子探寻到属于自己的色彩。
愿每个“在看”的你,都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改正贴标签的行为,去重新发现孩子的无限可能。

格展论坛免责声明

1、本站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资源和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参考 。

2、不得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一切责任由该用户承担 !

3、本站内容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敬请谅解,内容素材由网友自发上传并非本站意愿,您可参照文章侵权处理流程联系我方解决!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6364544@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格展论坛 ( 豫ICP备2000198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3 15:09 , Processed in 0.1828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