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模板
网站模板下载 网站建设-超值建站 云服务器租用-价低稳定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文字广告位-联系QQ:6364544
查看: 111|回复: 0

[软文外链] 父母溺爱孩子的后果:世界会让孩子吃苦,孩子会让父母吃苦……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1

回帖

741

积分

1级

积分
741
发表于 2023-8-9 09: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巨婴”这个形容很贴切:生理上已经成年的人,心智上却高度自私,极其缺乏规则意识和独立性,对于家庭和社会都缺少责任感。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的达力表哥,
就是典型的父母溺爱产物。
巨婴的背后,必然有溺爱TA们的家长作为后盾。有些父母眼中,子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即便做错了事也会为他找出无数个理由,甚至将自己和孩子的人生捆绑在一起,孩子做不到的事就替他去做。
事实上,即便父母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以及照顾子女的意愿,也永远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总有一天他们是要独自面对一切的。等到那时,世界会告诉孩子什么叫“苦”。
你不让孩子吃苦
这个世界会让他吃苦
知乎网友斯某曾是一位“巨婴”。
印象里,她几乎从未和朋友出去玩过,因为父母规定“天黑之前必须回家”、“不能坐危险的出租车”,支教、实习、旅行等活动更是想都别想。
她从小到大没洗过衣服,甚至都没进过厨房,因为爸妈觉得女儿要“不粘烟火气。”
高中假期,同龄人或出去旅行,或做兼职赚外快时,她只能宅在家里学习、看书、写东西。
后果显而易见,她的自理能力、决策力、行动力都远远落后于同龄人:上大学后,因为不会装手机卡急到掉泪;军训时不会打包行李哭了一路;连如何到马路对面坐公交都需要问路人……
这位网友直言不讳地说:“我一直以为我长大了,其实没有。我本可以长大的机会都被父母夺走了。”
这句话,一语中的。所有“巨婴”的诞生,都源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爱孩子,保护孩子,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但父母过度的保护,让孩子一点苦都不吃,当孩子独立去面对世界时,吃到的将是一碗“苦果”。
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讲了一则“翠鸟移巢”的寓言:
翠鸟为了避免灾祸,开始时往往把它的巢筑得很高。
小鸟孵化出来以后,翠鸟非常喜爱它们,生怕它们不小心掉下来摔坏,就把鸟巢移低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疼爱它们了,把鸟巢移得更低。
这样,人们轻而易举地就把小翠鸟捉走了。
韩非子曾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孩子就会养成任性、骄狂的习性,甚至走上歧途。
孩子就像一棵树,只有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修剪,树木才能长的挺拔。
如果,因为不忍心,就不去剪掉横生的旁支,任其疯长,早晚世界会以一种更残酷的方式帮他剪掉。
这世界从来都是公平的,苦尽才有甘来。那些没有受苦便得到的甜,总有一天要还回去。父母给孩子打造出来一个无菌的环境,最后只会让孩子变成一个废物。
你不让孩子吃苦,他会让父母吃苦
之前,有一则“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还写万字控诉长文”的新闻在各大社交媒体刷屏。
在长达一万五千字的长信中,通篇充斥着负面词汇。高考理科“状元”、北大本科、留美硕士王猛(化名)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于父母的“过度关爱”。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高中毕业前,王猛所有的社交圈子几乎都在生活的大院里。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就在离开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
毕业后,在经历了几年不太顺利的工作后,王猛借着英语优势决定出国读研。然而父母的“关爱”如影随行,随后就给他找了一位“老朋友”照顾他。
2012年前后,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他不再主动联系家人,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
最近10年,王猛仅回过一次家,还是“例行公事”——更换过期身份证。
那是2015年春天,整个行程仅在老家的城市呆了6个小时,只因为需要向父母拿户口本,在家中停留了不到10分钟。
“每年春节都有人问,你们儿子咋又没回来,我都说他在美国,忙。”王猛母亲的话语中透着伤心与无奈。
王猛的信也许是真实案例,也许如一些网民所说,是写手的编造,但是却给当下的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在这一极端例子中,不少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许多家长分不清爱与溺爱,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则是过度保护和管制。
刘墉曾感叹说:
“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国式的自由,又要中国式的宠爱;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的孝道。”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不让孩子吃苦,最终孩子会让父母吃苦。
父母给孩子最深沉的爱
应当是放手
于丹曾说: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换句话来讲就是,有一种爱叫放手,不放手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纪录片《狐狸的故事》,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7。
一对相爱的狐狸,狐狸妈妈怀孕后,狐狸爸爸毫无畏惧地独自觅食,被群狼咬得遍体鳞伤,却还是带着伤痛拖回了食物,并坚持觅食挨过了那白雪皑皑的漫漫劫期。
春天,狐狸妈妈生下了五只可爱的小狐狸。小狐狸在妈妈爸爸的精心呵护下渐渐长大。
初秋的早晨,狐狸的爸爸妈妈像往常一样领着孩子们走向了草原的深处。在一块草木茂盛、小溪流水的地方停了下来。
狐狸爸爸妈妈围着孩子们转了两圈,然后头也不回地向远处飞奔而去……
他们把自己的孩子,狠心地“扔”在变幻莫测的草原,但是他们早已把生存的本领教给了小狐狸们。
动物尚且如此,人类更是这样。即使有再多的不舍,父母都必须忍痛放手,因为孩子的未来必须由他们自己去走。
只有放手,让孩子脱离“父母”这个舒适区,他才能见识更广阔的天空,才会有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格局。
否则,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格局,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高度。孩子的人生,只是重复父母的人生。
明智的家长,应学会放手,在五光十色的人生中,我们不是居高临下,俯身教诲,而是站在孩子身旁,与他肩并肩,陪伴他们走过精彩的一程,这就足矣了。所以,为了孩子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建议家长一定要明白母亲过于溺爱孩子的后果http://m.jtjycn.com/zixun/23838.html

格展论坛免责声明

1、本站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资源和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参考 。

2、不得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一切责任由该用户承担 !

3、本站内容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敬请谅解,内容素材由网友自发上传并非本站意愿,您可参照文章侵权处理流程联系我方解决!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6364544@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格展论坛 ( 豫ICP备2000198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2 00:41 , Processed in 0.1805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